近日,由江苏省师干训中心、江苏省教育家精神研究中心江苏二师分中心主办、无锡市教育局承办的“第三批‘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领衔人专题研修暨江苏省教育家精神研究中心江苏二师分中心教师发展研讨会”在无锡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为主题,旨在搭建高水平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术交流平台,汇聚教育智慧,深化思想共识,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
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张卫星,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省师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皇甫立同,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萧晶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来自全省第三批“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的领衔人及无锡市“种子工程”“金穗工程”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研讨与经验交流。会议由省师干训中心教师发展部主任韩益凤主持。
他进一步指出,新时代“大先生”的成长正经历从个体卓越向群体共生的范式转型,体现出“四有素养”的融合性、育人角色的回归与引领共建的协同特征。团队建设也应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重构,在文化引领、机制驱动与项目赋能的协同发展中形成可持续的成长生态。
◆聚焦强师使命 凝聚育人共识◆
皇甫立同在致辞中指出,“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是江苏省立足新时代、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与创新引擎。多年来,该项目品牌效应不断彰显,已成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亮丽名片。
他强调,教育改革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引领,教育家精神的弘扬更需研究与实践深度融合。作为省级战略工程的重要承担单位,省师干训中心和教育家精神研究二师分中心将切实发挥政策咨询的“智库”作用、专业发展的“引擎”功能和成果推广的“加速器”效应,推动教育家精神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促进“四有”好教师团队从“优秀”迈向“卓越”,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作出更大贡献。
张卫星以《江苏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为题作主旨报告。他从新时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战略意义、制度保障体系与实践创新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全面梳理了江苏在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引领、职业道德规范、典型示范引路与师德监督机制等方面的探索成果。
他指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江苏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构建了“制度引领、典型示范、全域协同、长效激励”的工作格局。报告特别强调,要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全过程,推动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深度融合,使广大教师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涵养人格、在立德树人中实现价值。
◆一线实践有声:团队汇报展示◆
在经验分享环节,来自不同学段与地区的五位第三批“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领衔人集中展示了团队建设的创新成果与生动样本。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党委书记陈国良以《以志为灯引前路,以业为基筑匠心》为题作汇报,系统介绍“志远业精”“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成果。团队立足教育家精神,构建“志远模范队、课改先锋队、师培攻坚队”三支协同体系,着力破解师德养成、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难题。通过“志远大思政”育德工程、跨学科教学融合与实验教学创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形成了以文化引领、机制驱动、项目赋能为特征的教师发展新模式。团队坚持以科研为引领、以实践促成长,推进教师专业化、科研化、群体化发展,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与经验示范。
如东县马塘中学党委书记葛家梅以《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为题作汇报,聚焦农村高中教师队伍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系统破解。团队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以“项目、平台、场域”三维攻坚为路径,系统应对教师研究力不足、骨干力量薄弱、青年教师认同感不足等结构性难题。通过课题研究驱动课程改革,以多维平台促进教师成长,以“晓塘文化”涵养教育情怀,探索形成了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马塘样本”,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由个体突破走向机制保障,为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范式。
建湖县秀夫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张兵以《弘扬教育家精神 致力跨学科融合》为主题,系统展示了初中组“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建设的成果。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涵养师德师风,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同时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育人路径,依托项目式学习、大主题教学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实践。
南通市虹桥小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陆伟伟以《聚智赋能强团队 笃行“四有”育英才》为题,分享小学组各团队以师德铸魂,创新红色教育、环境浸润等路径;构建阶梯式培养体系,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探索美育融通、项目化学习等综合育人模式,并强化文化引领与区域辐射,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实践智慧与团队力量。
无锡市侨谊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吴昀在《启蒙逐梦助成长 领航共进向未来》中介绍了“童心至善”团队以“一种画像、三维梯队、五大行动”为抓手,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学前教育日常,实现“护童心、引至善”的育人境界。以“启蒙润心、领航成长”为核心理念,凝聚十所幼儿园共研共建。通过多维研修、项目引领和动态评估,推动教师从“执行者”向“开发者”转型,形成成长闭环,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学前教育优质发展注入专业动能。
◆专家高位引领 理论与实践融合◆
在专家点评环节,皇甫立同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从理念到行动的深度耕犁与系统建构》为题,对团队汇报进行了系统点评与学术引领。
他指出,五个团队的实践共同回答了“教育家精神如何照进教育日常”这一核心命题,展现出教育家精神从价值信念到教育行动的生动转化:一是价值锚定,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信念融入团队文化;二是行为世范,通过“行走的思政课”“AI+师徒链”等创新行动,展现“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实践精神;三是生命关怀,以仁爱之心关照学生成长,让教育家精神成为教师的职业信条与生活方式。
最后,皇甫立同以“以精神立命、以团队立身、以行动立言”寄语全体教育者,勉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根本,以团队建设为依托,以教育实践为载体,共同推动江苏教师队伍建设迈向新高度。
◆迈向强师新程:以精神铸魂 以团队赋能◆
本次研讨会全面展示了江苏以“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为引擎,推动教育家精神从理念认同走向行动落实、从个体示范迈向群体共建的创新路径。会议通过政策引领、经验分享与学术研讨的有机融合,为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样本。站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起点上,江苏广大教师将继续以教育家精神为旗帜,以“四有”好教师标准为标尺,扎根课堂,胸怀家国,努力成为新时代“大先生”,共同书写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